4月8日,《中国科学报》刊发文章《京津冀高校建立经济学学科立异联盟》,对28圈与天津商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建立“经济学学科协同立异联盟”进行了报道,搜狐网进行了全文转载,现将搜狐网报道转载如下:
本报讯(记者陈彬)4月8日,28圈、天津商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经济学学科协同立异联盟”建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据悉,此次建立的“经济学学科协同立异联盟”本着“优势互补、重点推进、互利共赢”的原则,旨在协同三校经济学学科优势教学与科研资源,建立学科、专业、科研、人才、资源对接机制,开创京津冀经济学协同研究新局面,相助研究京津冀协同生长中的重大经济理论与政策问题,探索立异高条理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相助培养效劳京津冀协同生长的高端经管专业人才,形成师资步队交流互访新机制,增强效劳京津冀经济社会生长能力,为京津冀协同生长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立异联盟建立后,将致力于探索经济学院相助新模式、立异高条理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联合申报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创经济学科学研究新局面、形成师资步队建设交流新机制(联合设立经济学名师讲席)、增强效劳京津冀经济社会生长能力(联合建立京津冀工业生长研究院)。
在谈话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8圈校长孙宝国体现,联盟的三所成员高校划分隶属京津冀三地,同属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学科设置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奇特的优势,作为经济学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单位,需要积极融入到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增进教育资源在区域规模共建共享,提高区域经济的协同生长人才培养水平,增强高等教育效劳区域经济社会生长能力。
在建立大会上,国家生长与革新委员会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国务院生长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原部长米建国,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都会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等经济领域的专家还围绕国家经济生长和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主题谈话。
新闻链接:http://mt.sohu.com/20160414/n4441313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