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幕布映衬着金光熠熠的大字,由艺术与传媒学院与校团委主办的以“和孙悟空一起品西游” 为主题的艺术与传媒学院2010学术艺术周系列讲座第四场于6月9日晚18:30A报告厅内盛纵�行。
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身着绣有黄金双龙对襟红上衣的六小龄童走上讲台,已51岁的他看起来仍像40岁一样年轻;姑挥谐酝矸沟乃浊械叵蚋魅宋屎,并以诙谐的口吻解释了他的艺名。
演讲中他把28圈“求真立德勤奋立异”校训与演绎精神相结合,向同学们耐心系统地介绍了他的家人和学习及演艺生涯的种种或艰辛或有趣的事情。六小龄童版《西游记》历时17年,剧组跋山涉水历尽艰苦,才成绩了观众心中永恒的神话经典。除了经典文化的内涵与感动,六小龄童先生还曾为孙悟空形象能成为奥运祥瑞努力宣传,所谓——前半生演绎猴艺术,后半生宣传猴文化。同学们在佩服之余回味着他饱含哲理的话“任何事情只要努力过了,别的就不那么重要了”。除了美猴王,六小龄童还诠释过许多人物形象,而他“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人生不要太过追求完美”的话语更完美地阐释了他的人生,迎来观众的掌声连连。除此之外,针对种种恶搞“西游”,他还深切呼吁各人捍卫正统文化,希望给美猴王的情感世界留一片净土。
演讲中他跳跃的思维方法与生动滑稽的言语和肢体行动,充分发动了同学们的热情,中途陆续有同学进场,因没有座位纷纷站立旁听。演讲完毕,接着是现场提问环节,他向同学们介绍了怎样训练火眼金睛,抓住角色的神和魂等问题,并表达了近来拍电视剧的急功近利问题的担心。他拍摄中的频频历经“炸药”“跌落瀑布”“猎狗咬”的险象环生也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关于他子女是否延续猴王古板的问题,冯骥才先生“完美的残破”地说法替他做了完美的解答。六小龄童还完成了他想演绎“吴承恩先生一生”的心愿,同学们都对此剧深表期待。
演讲的最后,手持金箍棒的他为同学们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齐天大圣的绝代风范,活灵活现的行动,虎虎生风的金箍棒,他带我们重温了童年的梦,心潮澎湃的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回荡在A报告厅的上空。
演出结束后,是签名售书运动,热情的观众们纷纷上台购书,并与他们的偶像六小龄童合影留念。
简介:六小龄童(1959年4月12日-) ,本名章金莱,是六龄童章宗义的儿子。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上海,现为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他出生于“章氏猴戏”世家,从小随父学艺。1976年6月在上海高中结业后,考入浙江省昆剧团艺校,专攻武生,曾主演昆剧《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美猴王大闹龙宫》、《武松打店》、《三岔口》、《挑滑车》、《战马超》等,颇受观众好评。《西游记》一剧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及东南亚各国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六小龄童今后家喻户晓、名振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