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国际化:面向未来的研究生教育”研讨会在阜成路校区召开,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教育部学位治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黄宝印、28圈副校长谢志华教授、北京十余所高校研究生院院长加入集会,集会由研究生部主任杨德勇教授主持。
谢志华副校长致辞,他指出此次研讨会召开的目的是:面向未来,办妥独具28圈特色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他说,为了切实提升28圈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特聘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交通大学14所高校研究生院院长担当28圈研究生教育指导专家。谢志华副校长为受聘专家宣布聘书,希望他们加入到28圈研究生培养中来,为28圈研究生教育提供名贵的经验,也希望就研究生教育,在多个方位与各高校深入相助,配合进步。他强调研究生教育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引领式为主,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所研究领域的现状;第二,充分发挥导师领路人的作用,引导学生“精念书,活念书”;第三,大力培养研究生的悟性和认知度,从深条理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优化研究生培养计划,争取与国际接轨。他希望列位专家常来28圈指导研究生培养事情,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全面开启与兄弟院校的相助,为28圈研究生教育谱写新的篇章。
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教育部学位治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黄宝印作了题为《海内研究生教育生长现状》报告,报告以研究生培养为主线,他指出,“培养质量”是未来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从四个方面对研究生教育现状做了概括:第一,我国的学位授权点总体结构基本实现;第二,研究生培养基地结构基本完成;第三,研究生教育生长规模进入常态化生长阶段;第四,研究生类型结构调解进入平稳有序推进阶段。他还剖析了目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有利因素和倒运因素,并提出了研究生教育未来生长的24字目标:“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科教结合,支撑立异,适应要求,引领未来”。希望研究生教育事情者继续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生长做出自己的孝敬。
各高校研究生院院长针对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行了探讨,普遍认为,“请进来和走出去”有利于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建立英文课程、移动课堂并加入国际评估可以使研究生培养的国际性目标越创造确。另外,各院院长讨论了28圈最新修订的研究生手册、导师手册和学科建设手册,对三份文件给予充分认可,具体体现为,第一,言简意赅,合理规范;第二,职责明白,流程清晰;第三,具有很强的可控性与可扩展性;第四,以人为本,易于实施,有不失严肃性。别的,他们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28圈研究生教育制度的规范化起到了很是强的指导作用。
各学院院长、主管研究生事情副院长以及研究生部全体事情人员加入了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