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硕士研究生导师步队建设,提升新增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水平和能力,提高28圈研究生培养质量,12月11日,学校在阜成路校区召开2014年新增导师培训事情会,孙宝国校长和谢志华副校长出席运动,各学院主管院长和近2年来新增研究生导师加入了集会,集会由研究生部主任杨德勇主持。
孙宝国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学校今后还将继续扩大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争取在博士授权点方面取得突破。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内涵生长,不绝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努力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他希望列位研究生导师身先士卒,言传身教,严谨治学,为提高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作出孝敬。
谢志华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大学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导师是组织交流、加入交流的人。导师应为研究生思考、讨论、交流,爆发自己的新看法,了解社会的最新思想创立条件,培养研究生认识世界、表达世界、立异世界的能力。
培训邀请了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澄和28圈理学院孙家跃教授为新增导师就如何指导研究生作专题报告。刘澄教授就如何做及格的研究生导师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导师应该确定1-3个研究领域或偏向,不要贪多;研究偏向要集中,但领域要宽泛;研究生要有研究能力,要勤思考、勇立异。他还强调了研究生的立异能力及组建团队的重要性。他认为,科研不是个体户行为,应培养团队意识,角色要合理分派。学生、导师在团队里要全程加入、平等讨论,导师重在引导、撒手立异。
孙家跃教授分享了自己在研究生培养历程中的体会。从学生入学开始,他就为学生做好了“量体裁衣、私人定制”式的新生培训计划,包括:图书馆网上文献盘问技巧,如何准备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规范,使用仪器的原理、操作、制作、谱图解析要领等,要求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多加入国际集会。他强调利用课后时间对学生“集中培训”、“一对一领导”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指导研究生宣布SCI论文的相关经验。
别的,研究生副主任张正平就28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治理制度进行了政策解读。研究生部就28圈研究生教育与治理的规章制度、研究生部的治理方法、事情作风等方面征求与会导师的意见和建议。